α射线


α射线

水涯

水涯

shuǐ yá1.水边。

水淀

水淀

shuǐ diàn1. 浅水湖。

水淋淋

水淋淋

shuǐ lín/lìn lín/lìn1.形容水往下直流的样子。

水淫

水淫

shuǐ yín1.指有洁癖而过分喜好洗涤的人。

水淬

水淬

shuǐ cuì1. 由于内部应力引起破碎——玻璃未经正式退火或淬火发生破碎。

水深火热

水深火热

shuǐ shēn huǒ rè老百姓所受的灾难,象水那样越来越深,象火那样越来越热。比喻人民生活极端痛苦。

水深鱼聚

水深鱼聚

shuǐ shēn yú jù聚:聚集。水越深鱼越聚集。比喻越有德行,依附他的人就越多。

水清无鱼

水清无鱼

shuǐ qīng wú yú水太清,鱼就存不住身,对人要求太苛刻,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。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,就不能团结人。

水清石见

水清石见

shuǐ qīng shí xiàn清:清澈;见:同“现”,显露。比喻情况搞清楚了,问题的性质也就明白了。

水渌渌

水渌渌

shuǐ lù lù1.形容水湿淋漓的样子。

辞海在线

太后

太后

tài hòu帝王之母的尊称。战国时列国诸王之母称太后。汉代诸侯王之母亦称太后。以后一般用作帝母之称,又称皇太后。

太君

太君

tài jūn1.封建时代官员母亲的封号。唐制﹐四品官之妻为郡君﹐五品为县君。其母邑号﹐皆加太君。宋代群臣之母封号有国太夫人﹑郡太夫人﹑郡太君﹑县太君等称。 2.指仙女。

太和

太和

tài hé/hè/huó/huò/hú1.亦作"大和"。 2.天地间冲和之气。 3.人的精神﹑元气;平和的心理状态。 4.谓太平。 5.和睦。 6.乐名。魏鼓吹曲名。 7.乐名。雅乐名。

太和殿

太和殿

tài hé/hè/huó/huò/hú diàn1.在北京故宫太和门内。为故宫三大殿(太和﹑中和﹑保和)中之最大者。明清两代皇帝即位﹑节日庆贺﹑朝会大典﹑元旦赐宴﹑命将出征﹑殿试进士等﹐均在此举行。明成祖永乐年间初建﹐名奉天殿。嘉靖时被雷火焚毁﹐四十一年(公元1562年)重建﹐改名皇极殿。清顺治二年(公元1645年)又改名太和殿。今殿为清康熙三十四年(公元1695年)重修。基高2丈﹐殿高11丈﹐阔11间﹐深5间。正中设帝座。外有廊柱一列﹐前为丹陛﹐环以白石栏。全殿内外立有大柱84根﹐面积2300多平方米。殿顶为重檐垂脊琉璃瓦﹐檐下是彩画的横额和斗栱。是全国今存最大的木构大殿。

太和汤

太和汤

tài hé/hè/huó/huò/hú tāng/shāng1.亦作"大和汤"。即酒。 2.谓沸水。见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.水二.热汤》。

太坛

太坛

tài tán1.古时祭天的圆形高坛。

太大兄

太大兄

tài dà/dài/tài xiōng1.古代高丽官职名。

太太

太太

tài tài1.汉哀帝尊祖母定陶恭王太后傅氏为帝太太后﹐后又尊为皇太太后。梁绍壬谓"此妇人称太太之始。"见《两般秋雨盦随笔.太太》。明代中丞以上官吏之妻得称太太。见明胡应麟《甲乙剩言.边道诗》。后凡官僚士大夫之妻﹐通称太太。 2.对长辈妇女的尊称。明史可法家书﹐称其母及其他尊长女眷曰太太﹑某太太。见《史忠正公集》卷三。 3.旧社会的仆人等常称女主人为"太太"。 4.对已婚妇女的尊称(多带丈夫的姓)。 5.称某人的妻子或丈夫对人称自己的妻子。

太夫人

太夫人

tài fū/fú rén1.汉制﹐列侯之母称太夫子。 2.后世官吏之母﹐不论存殁﹐亦称太夫人。唐韩愈有《祭左司李员外太夫人文》。宋政和间﹐曾以"太"字为对生者的尊称﹐令凡追封者皆去"太"字。见宋徐度《却扫编》卷上。

太妃

太妃

tài fēi/pèi1.三国魏以来尊称诸王之母为太妃。 2.清代尊封皇帝之祖父或父所遗留的妃﹑嫔为太妃﹑太嫔。

辞海


辞海头条
关于头条辞海
关于头条辞海(www.01-123.com):辞海在线查询,辞海大全_新华字典_词海大全_在线查字典